CRM 是什麼?2025 最佳 CRM 系統推薦,提升行銷與銷售效率!
Larry Lien| HubSpot 數位行銷專家

CRM 系統是什麼?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是讓企業能透過 CRM 系統整合多種維度的資料來管理客戶,一般常見的客戶資料像是:
- 特性標籤管理
- 瀏覽足跡紀錄
- 行銷互動紀錄
- 業務跟進備註
- 跨資料庫關聯
- 其他
CRM 工具也能將潛在客戶的網頁瀏覽足跡、會議記錄、LINE 對話、電子郵件互動等許多零碎資料收集並讓企業後續可以拿來做應用,所以使用 CRM 管理客戶資料的企業能輕鬆深入了解每一位客戶的狀況,並且透過這些數據做分眾管理。
在企業端常見的應用情境包括:業務透過 CRM 查到客戶上次購買的紀錄,以及歷史採購紀錄 ; 行銷看見客戶最近參加過哪些 Campaign,提交過哪個產品表單或點擊過哪個 Banner。
一個有整合特性的 CRM 將不再只是一個「紀錄系統」,而是企業的「客戶經營資產」,每次與客戶的互動都在為企業創造累積的價值。
對客戶生命週期的掌握
客戶關係從陌生到成交,再到重複消費與推薦他人購買的過程,這一連串的客戶生命週期階段企業都應該要設計不同的經營模式,你需要知道跟不同階段的人怎麼溝通,預期並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就能夠延長客戶的價值。
透過 CRM 的多維度數據追蹤,比如:網站瀏覽數、產品興趣標籤、職稱、產業、電子郵件互動狀況、交易數、交易金額等。
企業應該把客戶做歸類並標示清楚,這些歸類可以透過系統自動化來做分類,同時也要規劃客戶在不同階段時企業該怎麼樣經營他們,將經營動作 SOP 化,透過一些提醒觸發或是文件資訊的輔助,讓團隊在執行上更有效率。
或是對於既有客戶的關係維護,CRM 自動挑出需要主動關懷的客戶,發送通知給負責的業務同仁,這樣一個簡單的自動化設計,可以幫助業務減少整理客戶資料的時間,或是遺漏客戶跟進的狀況,對於企業績效的保持與成長就有很直接的幫助。
創造客戶一致性的體驗
企業為了經營客戶,通常都會使用許多工具跟客戶互動,以利客戶不論用什麼樣的方法都能夠輕鬆地與企業聯繫。
像是網站表單、社群留言、官方 LINE、電話、展覽會場、售後平台提問等,我的經驗是大多企業都已經準備好各種工具來面對多渠道的客戶互動,但下一個問題是,這些多渠道資料無法整合在一個地方,所以你想要了解一位客戶的全貌,同仁就需要在跨渠道、跨平台之間做切換,或是另外整理到一個地方(通常是 excel、notion 等)做統整。
而具備整合特性的 CRM 就可以扮演這個中間人角色,透過串接,將不同渠道的資料彙整到同一個地方,你的團隊在一個平台中,可以處理多渠道的資訊。這對客戶來說也好,因為客戶不論透過哪個渠道跟企業聯絡時,都能夠感受到企業對他的了解。
CRM 系統能做什麼 ?
存取客戶基本資訊 ( Accessing Customer Info):
CRM 系統能夠讓你快速得到客戶管理相關的基本資訊例如:
- 本季產生的新客戶有多少?
- 潛在客戶名單本週產出幾位?
- 上個月銷售團隊成交情況?
- 哪個業務完成最多交易等?
下圖範例資料,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客戶的基本資料、行為足跡、以及訂單狀況等。
對企業主來說,這些資訊只會持續的累積變得越來越有價值,行銷、業務團隊可以根據這些資訊做ㄧ致性的且精準的互動,重要客戶資訊持續的累積、且不用擔心客戶資訊被業務帶走。
確保數據資料乾淨 ( Checking the Data ):
錯誤的數據造成錯誤的決定,造成判讀上的偏差,因此一個針對乾淨數據的統整功能就很重要。
因此 CRM 在紀錄客戶資料的欄位,都需要先清楚定義,這樣在填寫資料時,源頭就可以先做控管,之後在使用 CRM 系統時,你才會覺得順手好用!
如果你已經在使用 HubSpot CRM 系統,卻不知道這個重要的基礎觀念,務必要跟 HubSpot 顧問預約會議。
欄位資料的釐清,是你成功導入 CRM 系統的重要第一步!
連結潛在顧客 ( Connecting with Customers ):
現在你有很多工具可以連結客戶對吧?例如:網站、社群媒體、電話、網路廣告、影音頻道等。但管理多個數位工具後台,通常是你的痛苦來源。
因此找到一個具備整合功能的 CRM 系統,將跨媒介的數據到累積到單一平台、單一客戶身上,方讓你在管理客戶上更有效率,會是好的方向。
執行個人化行銷 ( Personalize Marketing ):
過去你只能發送相同內容給所有人,但在 CRM 系統中,系統能自動根據客戶資料,個性化標題和內容,無論發送千封還是萬封個人化信件,所花時間跟寄發一封信無異。
下圖是一封群發信件,發送對象是任何提交需求單的客戶。
透過 CRM 系統紀錄到的客戶足跡、互動資料,行銷團隊能執行個人化內容讓大量的客戶個體更有連結感。
團結你的組織 ( Uniting the Entire Organization ):
當公司中的小團隊、功能組織各自為政,無法共享即時客戶資訊時,會影響服務品質,成為發展瓶頸。在 CRM 系統中,透過「權限劃分」,主管或具客戶管理權限的同仁可以共同編輯、更新及查閱客戶資訊。
團隊同仁都能夠記錄客戶的往來紀錄、喜好與注意事項,跨團隊能一起討論客戶經營策略。
這些互動紀錄對企業主而言具有高度價值,存放於 CRM 資料庫後,新接手的同仁可迅速查閱歷史紀錄,掌握客戶資訊與關鍵細節。
CRM 技術的演進
早期的 CRM 大多為地端的資料庫,用來給業務或客服同仁存放聯絡人資料、交易紀錄用為主,無法整合想是網站行為、社群互動等來自外部的資料,因此後來都會變成特定部門的數據孤島。
而現代的 CRM 系統轉為雲端化(SaaS)能夠整合許多外部數據(網站行為、數位廣告、一頁式網站等),再結合自動化將業務的跟進任務、行銷自動化、商機管理等應用到客戶經營,讓企業的管理效率大幅升級。
進階的 CRM 使用技巧像是:Lead Scoring、商機預測、AI 助理、自動化報表等,更讓現在的管理層如虎添翼,因為他們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做出更精準的決策,不論他們的客戶規模有多大,透過 CRM 系統的幫助,單一平台就能完成他們大多的管理需求。
項目 | 早期 CRM | 現代 CRM |
主要用途 | 聯絡人跟交易管理 | 整合自動化行銷、數位廣告、克復工單管理、網站瀏覽足跡追蹤 |
操作方式 | 較多人工操作 | 自動化流程設計:任務指派、客戶培育、精準提醒、流程卡控 |
技術基礎 | 部署在本地,安裝在內部伺服器 | 部署在雲端(Cloud-based),資料即時同步、更新 |
資料來源 | 使用者自行操作:業務紀錄 | 串接外部資料庫:網站、電子報、EC 平台、ERP、社群等 |
使用部門 | 業務團隊、客服團隊 | 加入行銷、數據團隊、管理層 |
系統擴張性 | 彈性低:功能固定 | 彈性高:可串接上千種第三方工具 |
資料視覺化 | 基礎報表、固定報表形式 | 拖拉式報表、自定義圖表、資料自定時自動發送 |
CRM vs CDP 的差異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戶關係管理,主要使用團隊業務、客服團隊,做客戶資料的管理與分類,早期多以人工輸入的方式將資訊整理到系統中。
CDP ( Customer Data Platform) 客戶數據平台,主要是行銷團隊、數據團隊、管理團隊做分析使用,資料來源為來自其他系統的數據,比如網站足跡、電子郵件、社群、資料整理等。
然而現代的 CRM 如 HubSpot CRM 雖然本質是 CRM 但也整合了自動化行銷工具、網站足跡追蹤、社群資料、廣告串接,ERP 等,因此像 HubSpot CRM 在解決企業客戶管理的能力上,也具備了 CDP 的特性。這個時候要完全的區分 CDP、CRM 兩者之間的界線反而更加的模糊。
「匿名性」是目前能比較好做明顯區別的關鍵,CDP 在客戶資料的清整上,能夠處理「匿名」的潛在客戶,而 CRM 主要還是以「實名」的潛在客戶管理為主。
所以若你的企業屬於需要處理龐大資料、多個第三方平台、即時行為數據,特別是要針對內「匿名」者,那就可以優先參考 CDP 這類型的工具。
若你的資訊料龐大,但基本上都已經有清楚的身份資訊,像是交易管理、工單管理、行銷管理等針對「已知的客戶」做高效率的管理,想要團隊快速上手、快速學習的話,CRM 相對容易,且價格也更親民。
中小企業與新創品牌,可以先從建立「客戶管理機制」規劃與優化「內部團隊協作」為出發,CRM 會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
CRM 跟 CDP 相比來說比較容易上手、適合沒有工程師背景的行銷人或業務使用。如果你的企業屬於剛開始導入數位工具階段,CRM 比較容易在短時間內( 3-6 個月)建立好客戶管理與內部協作的新制度。
而 CDP 則偏向進階的數據管理工具(像是處理大量的跨平台資料),因此會需要搭配公司內部有配置成熟的技術團隊一起參與。
項目 | CRM | CDP |
學習難度 | 低中,所見即所得 | 中高,學習資料結構、技術串接 |
適合操作對象 | 業務、行銷、客服 | 分析師、數據團隊、工程師 |
使用方法 | 內建模組、拖拉式、介面引導 | API 串接、追蹤碼設置、資料清整流程 |
自動化 Lead Scoring 與下一步行動
現代的潛在客戶會透過非常多的方式與你的企業平台、業務、行銷素材、廣告等產生多種互動,企業越來越難透過人工的方式分析或挑選出真正有價值的潛在客戶名單。
因應而生的就是各種自動化工具,常見的應用像是 Lead Scoring、下一步動作提醒、商機指派、回購提醒、定期關懷等,當這些功能應用到企業當中,就能成為績效提升的重要助力。
Lead Scoring 是一種數據化的管理方式,你可以將潛在客戶的一些行為 (如:表單點擊次數、文件下載動作、網頁瀏覽次數、特定頁面造訪、電子郵件開信點擊、職稱等)設計一組加權評分的機制,而 Lead Scoring 就是將這些關鍵特徵轉換成一個評分,幫助業務團隊可以快速聚焦在「最有成交機會」的潛在客戶身上。
而下一步動作提醒則是透過自動化工具的邏輯設置、資料分析後提示你應該去執行的下一步動作,如:是否跟進客戶、發送哪一封培育信、發送產品試用通知、沈睡客戶整理等,這些自動化提醒都是根據潛在客戶身上最即時的資料做觸發,因此在「自動化」工具的幫助下,企業就能夠達到對大量潛在客戶做出「個人化的」明確行動。
以 HubSpot CRM 為例,在 Marketing Hub Pro 中就開始內建 Lead Scoring 模組,可以讓操作者自定義分數計算條件,也可以同時參考 AI 評分模型讓你有更多的判斷依據。接著透過自動化工具(工作流程 Workflow)的設計,請 HubSpot 發現潛在客戶 Lead Score 達到某一個門檻時,就開始做自動通知、培育信觸發、業務指派、任務指派、跟進提醒等各種「下一步」。
對於客戶資料龐大的企業來說,光是上述這些流程設計,就已經大幅減少人工的操作與失誤的機率,對於業務工作效率的提升絕對是大幅度的躍進。
B2B 與 B2C 在 CRM 應用的差別
雖然是同一套 CRM 工具功能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生意經營模式下(如:B2B、B2C),會因為與客戶關係的親疏、銷售週期長短、客戶培育方式、交易規模等不同,在系統資料規劃與使用上會有差異。
下表可以幫助你更快判斷哪些 CRM 功能更適合你的狀況
項目 | B2B CRM | B2C CRM |
銷售週期 | 長 (週~年) | 短(天~週) |
交易規模 / 頻率 | 金額大 / 久久買一次 | 金額小 / 經常購買 |
決策者數量 | 多人 | 1人 |
決策依據 | 討論、談判、會議 | 情緒、優惠、品牌信任 |
與客戶的關係 | 深度 / 聯絡頻繁、關係經營 | 淺度 / 推播、短期刺激 |
推薦 CRM 功能 | 流程管理、任務管理、報價管理、 | 行銷自動化、社群推播、分眾行銷 |
適合與 CRM 搭配的工具 | Slack、 LinkedIn、Meeting | Facebook Ad、LINE OA、WatsApp |
B2B CRM 的常見特性
產品銷售週期長
業務通常需要重複跟進客戶,從需求訪談、簡報會議、報價、議價到成交,通常一個客戶的成交會經歷好幾個銷售階段,從需求產生到最終購買通常需要的時間會以月、季、半年、年為單位的計算,且可能在銷售階段中重複往返或停滯。
因為通常 B2B 銷售會牽涉到企業中的多位決策者,因此每位決策者跟交易之間的關聯性,與個別決策者之間的互動紀錄、備註都需要被詳細記錄。
平均交易規模大
交易次數低,可能一年一次或是以半年度、季度為採購時間點,所以一次採購的金額會比較大,因此業務需要跟客戶建立長期信任度,累積專業形象就很重要。
B2B CRM 在意的重點功能
長期關係管理,能整合內外部溝通:CRM 系統可以將來自不同部門、團隊的客戶資料和溝通記錄整合,確保企業內部客戶資訊共享,避免資訊孤島,提升跨部門協作效率。
Pipeline 流程管理:B2B 銷售週期較長,CRM 中的 Pipeline 流程管理能幫業務管理每一階段的銷售進度(如:簡報中的交易有幾個,停滯多久天數等),追蹤與潛在商機重點互動資訊。
即時資料收集與分析:CRM 系統能將收集進來的聯絡人、交易、行銷、客服等數據,交叉應用,製作成不同視覺呈現的數據圖表,幫助管理層看見趨勢與思考策略。
自動化流程:繁瑣的日常業務流程交給自動化幫忙,如:客戶追蹤提醒、交易進度管理、續購通知、代辦任務建立與提醒等,這些自動化工具能大量減少業務的人工操作成本,讓團隊能專注在更具戰略性的工作上。
報價單管理:在銷售流程中,業務常需要提供客戶多次報價,以及往返討論修正報價,成交後的報價紀錄可能還是下一年的參考基準,或是客戶臨時想回查某次的報價資訊,因此 CRM 當中的報價單管理,就可以將報價的資訊儲存下來,企業內部有一致性的報價形式,方便管理。
HubSpot CRM :讓 B2B 企業執行 Deal 管理、報價模組、銷售流程自動化。
B2C CRM 的常見特性
銷售週期短、決策情緒導向
通常為個人決策,容易被當下的情緒、需求影響購買決定,而且容易被促銷、周年慶、買一送一、限時限量等各種促銷策略影響。
產品單價低但購買頻繁
因此購買時的順暢體驗與對品牌的熟悉度就很重要,因此在對的時間將產品相關資訊曝光給對的人,就很重要,且曝光這件事也要抓在舒適的頻率。
B2C CRM 在意的重點功能
整合多渠道互動:CRM 能統整來自各個渠道(如網站、社交媒體、LINE官方等)的顧客資料與互動記錄,確保顧客在不同接觸點的體驗一致。
個人化行銷:個人化訊息、生日禮、首購禮,回購時間等透過分析顧客行為、偏好、基本資料,CRM 可協助企業設計許多個人化的行銷活動進行溝通,藉此提高顧客的參與度、轉換率。
自動化流程:像是購物車放棄提醒、生日優惠券在當天送達、產品回購通知等,透過自動化工具執行客戶通知與行銷培育活動,即使客戶的資料庫規模龐大,也能快速精準地執行。
精準的顧客分析:透過顧客的購買、瀏覽、互動數據,CRM 可提供深入的顧客分析,協助企業了解顧客需求,進而調整行銷策略。
HubSpot CRM :B2C 企業可透過 Marketing Hub 規劃電子報自動培育流程、系統進行分眾,馬上執行再行銷即時客戶互動。
延伸閱讀 : B2B vs B2C 基礎經商思維,你的產品該如何賣 ?
CRM 導入流程
確認需求
當企業開始想要找 CRM 的念頭,必定是因為目前的客戶管理遇到了狀況,建議你先整理公司內部的痛點,與期待的解決方、未來的期望的功能(你可以抓使用 3 - 5 年),需求的列法你可以這樣做:
- 你/團隊希望解決的問題,如:業務跟進效率低、行銷成效難以掌握、商機趨勢分析不全。
- 誰是主要的使用者,如:主管、業務、行銷、客服。
- 是否要跟其他系統資料做串接?如:ERP、SMS、LINE、Slack、社群、廣告、網站等。
- 必備功能:交易管理、自動化商機分配、行銷自動化、報表分析。
- Better to Have:AI 預測、產業趨勢、商機重新自動指派。
而市面上的 CRM 眾多,要靠自己了解所有系統是有非常高的難度,即便現在許多 CRM 都有開放免費版,讓你自由摸索、試玩,但大多能做到的僅是操作介面的初步了解,與入門評估。
因此先將你內部的需求條列分類清楚,對於做 CRM 評估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功能評估
條列出來你的需求後,將問題與你評估的 CRM 顧問做討論,通常有經驗的 CRM 顧問能在第一次會議就做初步系統示範、資料庫管理邏輯基礎分析,如果企業的規模龐大數據量多,也都能在了解你的狀況後,用一點假資料做出 POC (概念性驗證)來給你們看系統的能力。
你可以從這個階段來判斷 CRM 的系統顧問是否具備該系統的實戰經驗,若僅能用簡報、或是尋找國外團隊協助,通常可以初步判斷該系統在的導入規劃上會有比較長的往返溝通時間。
除了評估功能之外,也需要顧慮長期經營
- 到最後使用者的體驗、長期成本預估、系統擴張性
- 資料的存放安全、未來資料匯出的難易
- 客服與在地化服務的能力,有沒有中文客服、回覆的方式與速度
- 自助學習是不是友善,像是能在工具的官方平台或是網路上能找到許多學習資源(付費/免費)
導入時程制定
有經驗的系統導入商在跟你進行過數場會議後,通常能夠預估一個系統導入的時程安排,通常在 3 - 6 個月導入完系統是可以辦到的,但也會因為你的導入規模,兩邊公司再來回討論後執行下一步的效率,也會影響整體導入時程的安排。
以 HubSpot CRM 導入來說,就會經歷需求訪談、資料統整、CRM 系統初步設定、資料上傳、管理層確認資訊架構、串接匯入、教育訓練、系統交接。
以上只是一個大方向,在每一個階段內部都還有細分,因此在導入期間,系統商與你的「導入會議」能不能密集安排也是你需要評估的重點。
內部訓練
在各個階段建議你的內部需要先成立一個「種子小隊」,通常會是管理層或是公司裡較資深的同仁,「種子小組」會是導入期間跟廠商互動最密切的團隊。
系統商會與「種子小隊」一起打造屬於貴司的專屬 CRM 系統,包含資料的使用方式、系統操作流程、報表的製作、行銷或銷售工具的操作等,「種子小隊」會讓系統商知道該如何調整系統的教學內容,以利導入到全公司使用時,可以更順利。
內部訓練通常會分成兩部分:管理層、使用者。
管理層通常會需要了解系統的整體的操作邏輯、資料的存放原則與架構,基本上會是最熟悉整套工具的人 ; 使用者則是知道系統操作的大原則,只要能用系統特定的功能提升日常工作效率即可。
CRM 如何幫助行銷與銷售?
對 Sales 團隊的好處
CRM 系統優化了客戶透明度、銷售流程和交易追蹤,讓銷售過程更清晰簡單。
提升客戶透明度:將所有顧客與潛在顧客資料集中,團隊成員共享資訊,客戶負責人更新客戶資訊時,其他成員也能知道,有助於銷售團隊間的溝通順暢。
銷售流程自動化:根據顧客評分、合約期限與階段,系統自動將高潛力顧客整理給團隊,協助銷售人員專注於更具購買機會的顧客。
完善的追蹤行動:系統在適當時機自動啟動追蹤行動,打造連貫的顧客旅程,提升潛在顧客轉換率。
對 Marketing 團隊的好處
CRM 系統對行銷的影響巨大,因為它提供了深刻洞察、客製化和 AB 測試,這三者最終能促進銷售增長。
麥肯錫的調查顯示,76% 的消費者表示客製化訊息能吸引他們注意品牌,78% 則表示客製化內容讓他們更願意再次購買。
洞察:整合分析數據後,使用者可以發現有潛力的商機,例如了解高利潤顧客的共通特質,並將行銷資源集中於這些顧客群。
個人化:CRM 系統能在適當時機將適合的訊息發送給合適的人,透過與銷售和行銷自動化工具的結合,行銷人員能根據顧客行為發送客製化的電子郵件或簡訊,從而提升業績。
AB 測試:CRM 系統讓使用者能進行各類測試,如推銷活動、簡訊、廣告或聯絡頻率等,通過現有數據找到最能最大化利潤的推廣方式。
CRM 系統比較
現代 CRM 系統皆以 web-based 的基礎做軟體即服務 (SaaS) 的設計。因此只要能上網的地方都能操作系統,存取資料,非常符合現代企業遠距管理、全球佈局人才的需求。
HubSpot
HubSpot 是全球第一套 Inbound Marketing 集客式行銷的行銷工具,可以幫助客戶吸引使用者、轉換潛在客戶、促成銷售的成長。在 CRM 界是一個極富盛名的品牌,它提供了一個容易理解與使用的 「 整合性 」商業管理平台。
免費 CRM 軟體推薦 HubSpot !
點擊連結,HubSpot CRM 免費使用
Zoho CRM
Zoho CRM 在全球 180 多個國家中服務超過 250000 個企業客戶,與 Canvas 合作讓你能打造更適合你的 CRM 介面,具備高度客製化的各種模組,不需要寫 code 也能使用的工具。
Salesforce
Salesforce 為 CRM 圈的老大哥,也可以稱之全球最受信任的 CRM 領導品牌。中大型企業想要尋求各種客製化功能都可以透過與 Salesforce 的專屬顧問討論合作打造。
Dynamics
Dynamics 365 由微軟打造的 CRM 工具,能與 Office 365 等工具整合,多種應用工具可順應企業需求逐步升級,依據使用需求用量計價。運用雲端分析工具分析與預測提前瞭解客戶所需產品,為企業營運開創商機。
使用 CRM 系統的重要性
消除組織中的孤狼作業 ( Decreasing Business Solos)
56% 的企業領導者認為「孤狼作業」會影響客戶服務品質,尤其是資訊不流通時,客戶名單和互動紀錄隨業務轉職消失,帶來不便。
使用 CRM 系統可解決這些問題,讓全員共享資料,各部門成員能使用適合的工具與數據,提供高效且一致的服務體驗。
在權限管理下,跨團隊成員可查看客戶與其他部門的往來紀錄,增進對客戶的理解與熟悉度。
提升各部門成效 (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epartments)
引進 CRM 系統的可以直接追蹤許多客戶成效,因此也能直接地反映在各部門的工作成效, Salesforce CRM 龍頭品牌追蹤全球客戶在使用 CRM 後的紀錄,得到了以下數據:
- 銷售面:潛在客戶轉換率 +30%、成交量 +15%、勝率 +22%
- 行銷面:潛在客戶轉換率 +24%、有效潛在客戶轉換率 +31%、活動效益 +36%
- 客戶服務面:客戶留存率 +27%、客戶滿意度 +30%、案件快速完成率 +33%
- 電商面:線上收益 +15%、新策略擬定花費時間 -28%、客戶流失率 -16%
- 對於資訊部門主管:資訊成本 -26%、 快速應用 +45%、快速部署 +49%
資料來源:Salesforce
分類潛在客戶 ( Categorizing Leads )
CRM 系統能快速找到並精準歸類潛在客戶,幫助銷售與行銷人員將精力集中於正確客戶,提高交易成功率並促進潛在客戶轉換。
過去依賴「名單上傳」發送電子報,現在可以透過「條件篩選」讓系統自動生成符合篩選條件的名單。
篩選條件可根據 CRM 系統中的客戶資料進行設定,讓你輕鬆找出「最近 30 天有瀏覽指定產品頁面」的客戶,並保持名單資料的即時更新。
客戶為中心的管理需求需要跨系統協作,因此 CRM 與其他系統的資料整合對長期規劃至關重要。
使用 CRM 系統的 7 大好處
潛在顧客管理 ( Lead Management )
- 自動追蹤潛在顧客的行為,並將其分類為不同的銷售階段,方便團隊處理。
- 通過及時跟進,提升潛在顧客的轉化率,縮短銷售週期。
- 能夠分析潛在顧客來源,幫助企業優化行銷策略。
聯絡人管理 ( Contact Management )
- 集中儲存所有聯絡人資訊,便於快速查找與管理。
- 隨時更新聯絡人資料,保證資訊的準確性與時效性。
- 追蹤每個聯絡人的互動歷史,提升客戶關係維護效率。
交易管理 ( Deal Management )
- 可視化的銷售管道(Pipeline),讓業務團隊清楚了解每個交易的進度。
- 提供實時更新與狀態提醒,減少漏接潛在機會。
- 方便分析每個交易階段的成功率,提升銷售策略的準確性。
行銷自動化 ( Marketing Automation )
- 大規模自動發送定時的分眾行銷郵件,提升顧客參與度。
- 根據聯絡人行為觸發個性化的行銷溝通,提高轉換率。
銷售自動化 ( Sales Automation )
- 自動化銷售流程,減少人力成本,如發送回購通知、自動指派任務、跟進逾時提醒等。
- 優化銷售管道的管理,讓銷售團隊專注於高價值客戶。
- 提供銷售預測與分析,協助銷售決策與資源分配。
報告與分析 ( Reporting and Analytics)
- 即時的數據報告,幫助企業掌握業務現況。
- 分析顧客行為與銷售活動,挖掘增長機會。
- 自定義報告編輯器,支持快速決策與策略調整。
個人化( Personalize)
- 依據顧客資料與行為,提供個性化的行銷內容與服務。
- 利用顧客的歷史資料進行精確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
- 自動化設置針對不同顧客群體的行銷活動,提升活動效能。
如何選擇 CRM 軟體?CRM 的兩種型態
雲端 CRM 系統(Cloud-based CRM)
使用雲端運算技術的 CRM 系統——也被稱作 SaaS 或是隨選 CRM 系統 ( 如:HubSpot CRM、Salesforce、Zendesk),這類型系統的數據被存放在外部的遠端網路,使用者只要在有網路的情況下,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進入 CRM 系統。雲端 CRM 有著易使用、快速的特性,適合那些科技專業或資源有限的企業。
雲端 CRM 最主要的潛在問題就是資訊安全,若是雲端伺服器出現意外,將有可能導致公司機密外洩或消失,此外,將資料從電腦移至雲端也有可能出現相容性問題。
因此若你再評估 CRM 系統時,同時也需要理解這些資安問題,最好能清楚地查閱到所有相關的資料。CRM 資安相關資料。
雲端 CRM 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較節省成本的選項,通常是採用收取月費或年費的訂閱制,但長久下來,總共的花費也有可能沒有比較便宜。
本地安裝 CRM 系統(On-premise CRM)
使用這類型 CRM 系統的企業需要擔負執行、控制、安全、和維護的責任,使用這類型系統,企業不採用訂閱制,而是直接購買 CRM 軟體,CRM 軟體直接安裝於企業的伺服器上,並且安裝和導入數據的過程非常漫長,擁有較複雜的 CRM 需求的企業會更適合這種形態的系統。
CRM 系統不擅長的事
CRM 系統無法處理財務、人資、倉儲、物流等內勤作業,通常需依賴 ERP 系統輔助,並透過 API 將 ERP 中的重要資料導入 CRM 系統進行應用。
此外,CRM 無法管理未被紀錄的資料。例如,若未先將訂單數據(成交時間、購買數量等)匯入系統,則回購週期等數據無法在 CRM 中顯示。
延伸閱讀 : API 是什麼?不是工程師的你都可以理解什麼是 API
CRM 系統的功能取決於其設計與規格,有些僅處理數據,而有些則提供銷售、行銷自動化、報價與發票開立等功能。
選購 CRM 系統時,建議與廠商討論使用情境、預期目標與現有資料運行方式,這有助於找到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
如果某些目標需要其他工具來實現,則需評估這些工具能否與 CRM 整合。因此,許多 CRM 系統會規劃第三方串接生態系,透過跨平台整合擴充功能,類似於手機下載 App 擴展其功能的概念。
例如:HubSpot CRM 的第三方串接工具就超過 1000 多種。
你可能會喜歡這篇文章
- 數位轉型是什麼?如何轉型成功的 2 大關鍵:管理層與企業文化!
- 品牌行銷入門須知!10分鐘看完省下10萬學費?!
- Chatbot 聊天機器人,馬上擁有自己的客服系統【免費】 |HubSpot Chatbot
- 網路行銷,最實用的 9 種實戰攻略
- 整合行銷公司在做什麼?讀這一篇就能懂!精選 3 大內容幫你快速評估公司所需
- 聯盟行銷怎麼做? 國內外聯盟行銷平台、佣金介紹懶人包 !
- 數位行銷(Digital Marketing )如何做 ?多種網路行銷方法與案例,一篇就搞懂
- 內容行銷 Content Marketing 怎麼做 ?從內容策略、執行方法、操作技術重點觀念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