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特圖是什麼?用 Excel 或 App 今天就學會製作甘特圖
Larry Lien| HubSpot 數位行銷專家

「專案進度到底要怎麼排?」你需要的不只是日曆
如果你曾經為了專案進度表畫了無數張 Google 試算表、或用便條紙狂貼牆想找出任務順序,那你應該要認識一個經典且超好用的工具——甘特圖(Gantt Chart)。
這不是什麼 AI 工具或行銷噱頭,而是一張圖就能清楚知道「誰做什麼、什麼時候做、要做多久」的視覺化進度排程表。
不論你是愛用 Excel 的職場工作者,還是偏好線上工具的新創團隊,這篇文章都能讓你從小白到專家,學會甘特圖(Gantt Chart)的製作方法與應用!
甘特圖(Gantt Chart)是什麼?
甘特圖(Gantt Chart)是一種用來視覺化圖表來管理專案進度與任務規劃的工具,圖表上有時間軸上標示出每項任務的起始與結束日期,並用橫條圖的方式顯示持續時間,這就能幫助你掌握專案整體進度與任務的相依性。
簡單來說,它就像行事曆 + 任務表的進階版,比傳統 Excel 表格更清楚,因此能追蹤每一項工作目前進行到哪個階段。
甘特圖(Gantt Chart)的基本組成要素
橫軸就是整個專案的時間線,從啟動到結束,一目了然。你可以設定為天、週或月,根據專案長度調整。
縱軸則列出所有工作項目,每個任務對應一條橫線,長度代表任務持續時間。這些橫線能一眼看出哪個任務最花時間,誰負責哪些部分。
部分任務之間存在「前後相依」的關係,例如「需求訪談結束後才能進行系統導入規劃」,這些關聯性能在甘特圖(Gantt Chart)中用箭頭表示,有助於專案順利排程。
甘特圖(Gantt Chart)的優勢與限制,一體兩面看清楚
- 進度視覺化:所有進度與工作分配一目了然,非常適合開會做簡報。
- 掌握關鍵任務:知道哪些任務不能拖延,及早預警。
- 促進團隊協作:每個人都清楚自己何時該做什麼,不再互相推拖。
- 提升管理效率:專案計畫落地,進度如期執行。
- 更新麻煩:一旦任務頻繁變動,更新甘特圖(Gantt Chart)會變得很費工。
- 大型專案變超複雜:上百個任務時,圖表易變得難以閱讀。
- 維護成本高:若是用 Excel 自製的甘特圖(Gantt Chart),就缺乏自動更新功能。
配合專案管理工具(如 Trello、Asana),或使用線上甘特圖(Gantt Chart) App,能大幅減輕這些限制痛點!
甘特圖(Gantt Chart)怎麼製作?從 Excel Canva、Asana 多種選擇
不論你是第一次接觸甘特圖(Gantt Chart),還是已經是專案管理工具的老手,一定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該用 Excel 自己做甘特圖(Gantt Chart)?還是該找線上的甘特圖(Gantt Chart)軟體或 App?」事實是,這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也各自適合人員使用。
在這段內容中,我們將深入比較從 Excel 到各大熱門線上平台製作甘特圖(Gantt Chart)的實務方法,讓你能快速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招!
Excel 甘特圖(Gantt Chart)製作教學(DIY 控最愛)
如果你對 Excel 稍有熟悉,而且喜歡從 0 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格式與視覺風格,那麼手動製作 Excel 甘特圖(Gantt Chart)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 Excel 製作甘特圖(Gantt Chart)步驟:
Step 1:建立任務清單與開始/結束日期
首先,在 Excel 表格中建立以下欄位:
- 任務名稱
- 開始日期
- 結束日期
- 持續時間
這些欄位會成為日後甘特圖(Gantt Chart)的基礎資料來源。日期都用 Excel 的日期格式來輸入,後續轉換成圖表時會比較順利。
如果你不確定從哪裡開始,也可以點擊「Excel 甘特圖(Gantt Chart)範本」,快速找到現成的格式套用。
Step 2:計算每個任務的起始位置與長度
為了讓 Excel 甘特圖(Gantt Chart)顯示出正確的時間軸,你需要先算出持續時間(或是天數),以第一天為基準,計算每個任務距離第一天的天數差。
公式:
持續時間:=「結束日」-「開始日」+1(計算結束日與開始日的差值)
「開始日期」與「持續時間」兩個欄位將用於製作堆疊橫條圖,分別代表橫條的位置與長度。
Step 3:插入堆疊橫條圖
選取剛剛計算出來的「開始日期」與「持續時間」欄位,選擇 > 插入 > 平面橫條圖 >【堆疊橫條圖】。這個圖表會顯示兩段長條,前段為空白(代表開始位置),後段為任務長度。
🔧 調整技巧:
- 將前段空白部分的顏色設為「無填滿」,這樣圖表中就只會顯示任務的橫條部分。
- 調整圖表的順序:點選圖表的類別名稱,勾選座標軸格式中的「類別次序反轉」。
Step 4:美化與自動化更新
為了讓這張甘特圖(Gantt Chart)更好用、好看,你可以加入以下功能:
- 加上「今日日期」的標示線,幫助追蹤當前進度
- 加入圖表說明(Legend)與任務名稱
- 使用條件格式自動更新顏色(例如延遲任務變紅)
如果你看了上方圖文內容後,還是無法製作,也可以看由 PAPAYA 電腦教室 錄製的 Excel 甘特圖製作教學影片,這個平台有許多超實用的 Excel 操作技巧!
網友大推的甘特圖線上工具
雖然 Excel 很靈活,但當你進入團隊協作、多人共編或視覺化需求強的情境時,線上甘特圖(Gantt Chart)軟體就派上用場了。以下是幾個主流工具的分析與建議:
Canva:設計美感十足的甘特圖(Gantt Chart)製作神器
Canva 雖然不是傳統的專案管理工具,但它提供大量可編輯的「甘特圖(Gantt Chart)模板」,操作方式類似簡報軟體,拖拉即可完成任務排程。
圖片來源: Canva
- 視覺效果好,圖表非常美觀
- 可匯出 PDF 或 PNG,適合報告或簡報展示
行銷人員、設計團隊、提案簡報需求者
年度行銷企劃、活動籌備排程、社群內容日曆
操作方法:首先前往 Canva,在首頁搜尋框輸入「甘特圖(Gantt Chart)」或「Gantt Chart」,選擇你喜歡的模板後進入編輯畫面。
點擊任務名稱與時間條即可修改文字與長度,你可以根據每項任務的起訖日期調整長條的橫向寬度,並利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類型任務或負責人。
Canva 的圖層設計也很彈性,你可以加入說明標籤、進度百分比、里程碑標記,甚至插入品牌 Logo 或團隊照片。
不論是提案簡報、月會報告還是跨部門溝通,Canva 的甘特圖(Gantt Chart)都能幫你畫得又快又美。
TeamGantt:專業級線上甘特圖(Gantt Chart)平台
TeamGantt 是目前最受專案經理推薦的工具之一,它將任務分配、進度追蹤、甘特圖(Gantt Chart)製作整合在同一平台內。
圖片來源: TeamGrantt
- 任務可多層次展開,支援相依性與任務分類
- 支援多人協作,並能設定不同層級權限
- 自動調整時間軸與視覺化更新
專案經理、跨部門團隊、中小型企業
系統導入專案、網站開發、產品上市排程
操作方法:使用 TeamGantt 相當簡單,首先在 TeamGantt 官網 建立帳號後,你可以選擇從零建立一個新專案,或匯入現有的任務表格(支援 CSV 與 Excel)。
系統提供拖拉式介面,只需點選任務列後調整橫條長度與位置,就能快速排定時間與階段。 任務之間的前後關係可用「相依性線條」串連起來,系統會自動計算延遲影響,讓關鍵路徑一目了然。你也可以指派任務給不同團隊成員,設定權限與提醒時間。
TeamGantt 支援與 Slack、Google Calendar 等整合,適合需要跨平台協作的團隊使用。
Ragic:結合資料表與甘特圖(Gantt Chart)
Ragic 是由台灣團隊開發的資料庫系統,強調高彈性的數據管理與視覺化呈現,特別適合需要整合大量任務與數據來源的專案。
圖片來源: Ragic
- 任務資料可從表單導入,立即生成甘特圖(Gantt Chart)
- 支援表單、報表、日曆等多種管理視圖
- 雲端儲存+多人共編
系統整合者、IT 團隊、數據導向公司
ERP 導入、流程自動化管理、資料分析專案
操作方式:使用 Ragic 製作甘特圖(Gantt Chart)的第一步,是建立一張任務管理的資料表單(如「專案任務清單」)。
表單中需包含基本欄位:任務名稱、負責人、開始日期與結束日期。輸入這些欄位後,只要點擊工具列中的「新增視圖」選擇「甘特圖(Gantt Chart)視圖(Gantt View)」,Ragic 就會自動依據日期欄位生成時間軸圖表。
你還可以依據不同條件(例如部門、專案分類)設定圖表的「顏色標記」,一眼辨識任務類型或負責單位。
視圖可依日、週、月切換,也能搭配日曆、看板與圖表分析功能做跨視角管理。透過雲端儲存與共用連結,團隊成員可以同步查看或編輯任務狀態,是高彈性又在地化的進階工具。
Asana / ClickUp:敏捷專案團隊的甘特圖(Gantt Chart)整合方案
Asana 與 ClickUp 都是任務管理工具為主,但近期也整合了甘特圖(Gantt Chart)(或稱 Timeline)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更直觀掌握任務排程。
Asana
圖片來源: Asana
ClickUp
圖片來源:ClickUp
- 任務管理+甘特圖(Gantt Chart)一站整合
- 支援看板、列表、時間軸等多種視角切換
- 有 App 可支援手機端操作
敏捷開發團隊、新創公司、快速變動的專案環境
敏捷開發、行銷專案、產品快速迭代
操作方式: 在 Asana 中,建立專案後只需切換到「Timeline 視圖」即可進入甘特圖(Gantt Chart)模式。每個任務會以橫條顯示在時間軸上,點擊任務即可設定起始與結束日期,拖拉長度即可調整工期。
還可透過「依賴性」功能,設定任務間的前後順序,系統會自動調整排程。ClickUp 則提供「Gantt View」作為預設視圖之一。
你可以直接在任務清單上右鍵新增起訖日期,任務會同步出現在甘特圖(Gantt Chart)中。ClickUp 的甘特圖(Gantt Chart)支援自動重排、進度追蹤與篩選顯示功能,非常適合多任務、高變動的環境使用。
兩者皆支援手機 App 操作,讓團隊成員無論在辦公室、遠端或移動中,都能快速更新任務狀態,保持進度透明與協作即時。
甘特圖(Gantt Chart) App:進度管理不再受限於桌機
現在大多數線上甘特圖(Gantt Chart)工具(如 TeamGantt、Asana、ClickUp)都已推出對應的甘特圖(Gantt Chart) App,支援 iOS 與 Android。這表示你可以:
- 在外出時查看與更新專案進度
- 即時接收任務提醒與通知
- 隨時檢視專案進度與落後風險
對於遠端團隊或高機動性的工作者來說,這類 App 幾乎是必備神器。
你適合哪一種甘特圖(Gantt Chart)製作方法?
無論你偏好哪一種方式,掌握正確工具,就是專案成功的一半。
甘特圖(Gantt Chart)實戰應用:從計畫到執行的完美幫手
如果說專案是一場長跑,那麼甘特圖(Gantt Chart)就是那張清楚的賽道圖。不只讓你知道「終點在哪裡」,更重要的是,它幫你劃出每一段距離該怎麼跑、由誰跑、什麼時候要換人、哪個時間點即將到期。
在實務應用上,甘特圖(Gantt Chart)的價值不只是畫一張圖而已,它真正強大的地方,是能從 專案規劃、執行控管、進度追蹤一路陪你走到專案結束。
無論你是一人團隊還是多部門協作,善用甘特圖(Gantt Chart),絕對是每一位專案管理者的基本功。
專案規劃:從零到一
專案還沒開始?別急,這時正是甘特圖(Gantt Chart)最派得上用場的時刻!
一份清楚的甘特圖(Gantt Chart)能幫助你在初期就釐清整體架構與工作項目,避免日後出現「我以為你要做」這種令人心碎的誤會。
特別是對中小企業來說,資源有限、人力吃緊,預先規劃出每一項任務的開始與結束時間,並分配好負責人與交付內容,是節省人力資源與提升效率的關鍵。
實際操作建議
- 建立任務清單:列出所有子任務(如企劃撰寫、設計初稿、測試驗收等)。
- 設定時間範圍:用 Excel 或 TeamGantt 輸入開始日與結束日,自動產出時間軸。
- 設定前後相依性:哪些任務必須在其他任務完成後才開始?記得用「相依關係」功能標示出來。
- 指派負責人員:可在 Ragic 或 Asana 中直接指派每項任務負責人與回報日期。
設計出專屬於自己的工作排程表,例如以顏色區分不同部門、優先度或是否為關鍵任務。
情境範例:
假設你是一位行銷經理,準備在 Q3 推出一波新產品線活動。你可以透過甘特圖(Gantt Chart)這樣規劃:
- 任務一:市場調查(7/1–7/10)
- 任務二:內容腳本撰寫(7/11–7/20)
- 任務三:影片製作(7/21–8/5)
- 任務四:社群上架與廣告投放(8/6–8/31)
透過視覺化圖表,團隊不但能清楚了解整體時程,還能掌握哪些任務可以同時進行,哪些是不可延遲的「關鍵路徑」。
進度追蹤:清楚知道現在在哪一步
完成專案規劃後,接下來就是「實際執行」與「持續追蹤」的階段,而甘特圖(Gantt Chart)的第二個核心功能,就是幫你掌握整個專案是否如期進行。
為什麼進度追蹤這麼重要?
很多專案造成災難的原因,可能都是從小地方的管理失誤開始。跟技術與人力無關,當專案進度在團隊中資訊不清楚,就會造成主管或執行團隊一直不清楚哪環節是否有出現問題,一直到壞事爆發才驚覺出錯,為時已晚。
甘特圖(Gantt Chart)就像專案的「健康儀表板」,
甘特圖(Gantt Chart)讓你能:
- 即時掌握哪些任務已完成
- 哪些進度嚴重落後
- 哪些資源配置不平均
- 哪些人正在超載或閒置
如何進行追蹤?
- 設定「實際進度」欄位:不只是列出「預計開始/結束日」,還要實際填入「真實執行時間」。
- 進度條更新顯示百分比:如在 Excel 甘特圖(Gantt Chart)內使用條件格式顯示完成度條(如 0%、50%、100%)。
- 每週/每日檢查甘特圖(Gantt Chart):視專案規模設定頻率,確保資訊為最新狀態。
- 使用自動化功能:像是 TeamGantt 等進階工具,可自動顯示「延遲警示」。
實用追蹤工具補充:
- TeamGantt:支援「基準線」(Baseline)功能,可清楚比對原計畫與實際執行差異。
- Ragic:允許自訂任務狀態欄位,如「進行中/延遲/已完成」,並結合報表匯出。
有些人初期熱血規劃一堆,但後期懶得更新,結果整張圖變成沒人看的「進度墳場」。避免這種狀況,建議:
- 指定專人負責甘特圖(Gantt Chart)的更新與版本管理
- 例會使用甘特圖(Gantt Chart)作為會議共識工具
- 與其他平台整合,如 Slack、Google Drive,自動化提醒與通知
從靜態規劃走向動態管理,甘特圖(Gantt Chart)是你的助手
使用甘特圖(Gantt Chart),不只讓你在規劃時一目了然,更能在專案執行時保持進度透明、掌握工作節奏。
使用本文介紹的多種管理工具(Excel、線上平台、App),讓甘特圖(Gantt Chart)發揮效益,而不只是貼在牆上的裝飾品。
無論你是行銷主管、PM、工程師或創業家,當你規劃一個計劃時、有多個任務、不同時程,那麼你就有理由使用甘特圖(Gantt Chart)。
甘特圖(Gantt Chart)應用案例
許多中小型企業,專案管理的挑戰往往來自於資訊不透明、責任模糊與進度難以掌控。當專案牽涉多部門協作或緊湊時程時,光靠口頭溝通與簡單的 Excel 表格,很難即時反映出專案的真實進展,導致團隊之間產生「認知落差」與「執行延遲」。
而甘特圖(Gantt Chart)作為視覺化專案工具,正是打破這類專案瓶頸的關鍵武器。以下我們將透過幾個實際案例,來具體看看甘特圖(Gantt Chart)在系統導入、行銷企劃、產品開發與跨部門協作中,如何真正發揮作用,協助企業提升效率與掌控全局。
案例一:採購 HubSpot CRM 系統時的導入專案管理
一間擁有約 30 人規模的電商品牌,隨著品牌規模擴大,顧客資料管理、活動追蹤、銷售數據整合出現嚴重斷層,決定導入 HubSpot 作為全新的行銷、業務管理、CRM 解決方案。
管理層使用 Canva 的甘特圖(Gantt Chart)模板建立一份清楚的排程圖,並同步分享到公司 Google Drive 中。接著,將這張圖作為專案會議的討論主體,逐步完成以下工作:
- 將 HubSpot 導入流程拆解為七大階段(需求訪談、整合規劃、資料清理、技術串接、內部測試、行銷導入、教育訓練)。
- 每個階段下設定明確的子任務與負責人,並排上開始與結束時間。
- 設置關鍵節點,如:「需求訪談執行日」、「技術 API 串接完成日」、「CRM 啟用內部驗收日」。
最終成果:
- 專案如期完成,比原計畫提前一週完成內部教育訓練並上線。
- 系統導入主管能即時掌握專案進度,決策反應時間縮短 50%。
- 客戶導入滿意,轉介紹產業鏈其他客戶。
「系統導入」專案,常會遇到跨部門的討論、或是技術串接的任務,甘特圖(Gantt Chart)不僅能幫助你掌握任務的前後關係與執行節奏,還能讓每個部門在行動時有所依據,有效避免責任模糊與資訊落差。
案例二:行銷專案的時程控管
另一個常見的甘特圖(Gantt Chart)應用場景,是在年度行銷規劃或活動企劃中。以某化妝品牌為例,該公司每年都要推出 4 檔大型促銷活動,促銷檔期期間,需要執行像是直播、社群行銷、數位廣告投放與門市推動合作。
導入甘特圖(Gantt Chart)後,他們將年度行銷分為四季企劃表,每一檔活動規劃約 6 週的執行時間,執行內容像是:
- 主題設定與策略會議
- 廣告素材製作(影片、文案)
- 行銷內容釋出(社群貼文、EDM)
- 實體通路文宣物、門市人員訓練
- 成效追蹤與優化討論
甘特圖(Gantt Chart)讓行銷主管能一眼掌握所有活動時間線,進行資源排程與內部協調,也提升了活動內容執行的節奏以及執行過程的一致感。
中小型企業如何利用甘特圖(Gantt Chart)?
對中小企業來說,資源有限、變化快速,因此需要一種輕量化但高掌握度的排程工具。甘特圖(Gantt Chart)正好能在「不複雜」與「有條理」之間取得平衡。
從 Excel 開始:小成本、易上手
- 適合初創企業或個人專案管理者。
- 可透過「Excel 甘特圖(Gantt Chart) 範本」、「Excel 時程表」來快速上手。
- 特別適合固定流程、短期任務(如活動規劃、季度目標執行)。
導入雲端工具:提升團隊協作效率
- 工具如 TeamGantt、Canva、Ragic 提供即時協作與視覺化操作。
- 可多人共編、即時更新、歷史追蹤,讓遠端或分部團隊更有共識。
- 例如使用 Canva 甘特圖(Gantt Chart)範本+ Google 雲端,行銷團隊與設計團隊即時同步內容安排。
從「看得懂」到「用得上」,甘特圖(Gantt Chart)讓中小企業也能像大公司一樣專業運作
甘特圖(Gantt Chart)不只是用來看進度的圖表,更是一種能夠建立團隊節奏、提升溝通效率、預防失誤的專案管理架構。
從 HubSpot CRM 系統導入到行銷企劃。這些案例告訴我們:只要使用得當,甘特圖(Gantt Chart)都能為團隊提升效率。
做出一張好圖,讓專案管理不再爆炸
甘特圖(Gantt Chart)不只是排程工具,更是時間管理、資源分配與團隊溝通的橋樑。無論你是使用 Excel 甘特圖(Gantt Chart)、線上甘特圖(Gantt Chart) App,還是 Canva 模板,只要建立起屬於你的任務流程視覺化機制,專案就能變得更可控、更有條理。
常見FAQ
1. 什麼是甘特圖(Gantt Chart)?它適合用在哪些專案上?
甘特圖是一種將任務與時間視覺化的進度管理工具,常見於產品開發、行銷企劃、系統導入與跨部門專案協作。透過橫條圖呈現每個任務的起始、結束與持續時間,讓專案全貌一目了然。
2. 新手如何用 Excel 製作甘特圖?有沒有簡單教學步驟?
可以,以下是基本流程:
-
建立任務清單與開始/結束日期;
-
計算每項任務的持續時間;
-
插入堆疊橫條圖(用開始日與持續時間欄位);
-
隱藏前段橫條、調整順序;
-
加入標示線與進度條,完成甘特圖視覺化。
3. 甘特圖有哪些優點與限制?中小企業使用甘特圖會有困難嗎?
優點包括進度透明化、任務分工明確、強化團隊協作與時程控管。限制則為:更新頻繁時耗時、任務過多圖表易混亂、維護成本高。搭配線上工具(如 TeamGantt、Ragic)則能有效降低難度。
4. 甘特圖跟一般的任務管理工具(如 Trello、ClickUp)有什麼不同?
Trello 與 ClickUp 注重「任務卡片」的操作與彈性協作,而甘特圖更強調「時間軸+任務邏輯關係」,適合用來規劃長期專案、追蹤進度與掌握任務相依性。
5. 什麼情況該選用 Excel、Canva、TeamGantt、Ragic 這些不同的甘特圖工具?
-
想快速上手、自己使用:Excel 模板
-
要視覺好看、做簡報 : Canva 模板
-
要多人協作、支援依賴關係 :TeamGantt、Asana
-
要整合資料表與甘特圖視圖:Ragic
你可能會喜歡這幾篇文章
- RFM 模型 (Recency、Frequency、Monetary):客戶真實價值的關鍵密碼 | Excel 範本下載
- 行銷漏斗是什麼?如何使用與規劃?數位行銷漏斗案例
- ROI vs. ROAS : 有甚麼不同 ?
- OKR :目標關鍵成果與 KPI 有甚麼不同 ?
- CPC、CPA、CPM、PPC 行銷入門術語範例
-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Apple 五力分析範例 + 五力細項補充)
- 行銷人必讀:徹底了解行銷自動化 (Marketing Automation)
- 電商是什麼? 如何打造成功電商模式,開創新商機!
- UTM 是什麼? 如何使用 UTM 並做好追蹤管理 ?
- 挑選最佳 CRM 系統的專業指南!你在煩惱 CRM 該怎麼選嗎?